收藏成功!

打造全球最大比特幣通路!揭幕幣託、全家9年合作幕後

幣託跟全家合作用點數換幣服務,最近迎來大改版,打破過去兌換券的方式,直接在全家App完成兌換。方便的體驗背後,有哪些在系統、設計、溝通上的挑戰?
邵元婷
邵元婷
《WEB3+》 採訪編輯
2023.11.02 發佈
分享
收藏
Article main image

「塊轉Web3」是區塊鏈媒體《Web3+》推出的直播節目,集結四位不同專業領域的主持人,每週三中午輪番上陣,用30分鐘的時間,帶來第一手的人物訪談、拆解區塊鏈新商業案例、產業最新脈動分析,陪你一起吃午餐。

幣託在2014年,就跟全家合作在超商買比特幣,跟全家合作用點數換幣已經三年,最近迎來大改版,打破過去用兌換券的方式,可以直接在全家App完成兌換,方便的體驗背後,有哪些在系統、設計、溝通上的挑戰呢?一起揭幕合作幕後!

主題:打造全球最大比特幣通路!揭幕幣託、全家9年合作幕後
主持:高敬原|WEB3+網站召集人
來賓:鄭光泰 Titan|幣託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

小檔案:鄭光泰

曾在台灣金融機構工作、創辦企業資安服務公司的鄭光泰,2014年時成立幣託。幣託集團是台灣最老牌的交易所,有效會員數達 80 萬人,約占台灣加密貨幣市場九成市佔率,旗下有BitoEX 幣託錢包、BitoPro 幣託交易所。

直播精華一次看!

Q:幣託和全家合作時間長達九年,背後有什麼故事?

跟全家合作一開始的時候,那時候在臺灣要買數位貨幣,其實非常的麻煩,因為那時候都是向國外購買,所以臺灣能買到數位貨幣的管道,基本上就是露天拍賣或一些賣場,其實很麻煩的。

那時候我們並不知道數位貨幣的未來,也不知道它的應用會到什麼樣的一個程度,我們就是看到區塊鏈的潛力。我們認為只要先做好一件事情,就是交易數位貨幣的時候,不要那麼麻煩。我們希望用戶下樓就可以買到,所以就開啟我們跟全家的談判之路。

那時候聽過比特幣的人非常少,所以和全家在談的時候,全家的承辦人也感到非常不可思議,因為那時候比特幣都是負面的新聞,認為我們要放違禁品在全家的店面。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一個互相學習的一個開始,我們就花了很多時間提供資料、技術架構證明,說比特幣基本上並不是想像中的這麼的負面。

當時做完這件事情,也並沒有得到臺灣小眾幣圈的青睞,因為他們已經有很多的管道可以買到數位貨幣。

那時候我們覺得這樣子也好,直到有一次,因為我們每個禮拜六、禮拜天都會有一個類似小聚的聚會,然後我印象非常深刻是有一個外國人,他非常不友善的看著我說,他不相信便利商店可以買到比特幣。

我記得那是一個夏天,那附近沒有全家,只有7-11,我們就走了大概1公里左右才找到全家。然後他一路上都在錄影,意思是我們可能是騙人的,所以想要踢爆這件事情。後來要準備進去錄影的時候,被裡面的店員制止了,因為全家內部沒有辦法錄影。我們就請朋友先帶他進去操作,我在外面跟總公司溝通看能不能錄影。

結果我得到許可之後,準備進去要跟他講怎麼操作的時候,他就忽然哭了。他非常感動,因為他真的把比特幣放到他自己的專用錢包裡面,然後在一個超商裡面買到,他覺得非常的不可思議。

那時候我們也覺得這只是一個小插曲,後來這件事情過了幾天,半夜接到非常多國外的媒體打電話來,我們當時也覺得莫名其妙。原來他是一個日本的記者,然後他把這件事情寫在Reddit上面,引起很多的討論。再加上台灣的超商密度比國外高非常多,所以他們認為這樣的整合方式,是真的可以為加密貨幣開啟一個非常方便的道路。

Q:從以前兌換券到現在,只要輸入一個Email就可以換到比特幣,服務升級的過程中有哪些挑戰?

本來這個服務在全家那邊,因為全家的點數本來就可以換不同的商品。

第一版的時候,他們覺得換成比特幣應該蠻有新鮮感的,所以我們就開啟了第一次的合作。那時候我們也覺得不會有人拿點數去換數位貨幣,所以我們使用現有機制,譬如說剛剛提到兌換碼之類的做,才有辦法直接換到數位貨幣。重點是還有數量的控制,所以那時候我們不覺得業績會有多好。

但是後來全家他們的數據系統顯示,換過比特幣的那些人,其實黏著度很高。後來過了沒有多久 就告訴我們,他們希望能夠做進一步的系統升級。

可是問題是升級的必要性到底是什麼?如果今天用的不多,那是不是就先暫時不升級?

結果全家給我們數據讓我們大吃一驚,因為這些會用全家點數換幣的忠誠度很高、在全家消費的能力也很高,所以他們想要更進一步的去經營這一塊 。

所以說那時候我們做升級的時候,幾乎是抱持著打掉重練的心態,把整個機制全部都換掉。然後因為我們要跟全家APP做一些深度整合,我們必須要有他們的數據,包括API會員,可是這些東西是沒有開放的,所以過程中有很多的討論和等待。這也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把整個頁面、UIUX、底層的安全、會員的驗證、兌換的方法等都打掉重練,才有今天的這個版本。

Q:這9年下來,有什麼心得?或是這個合作對幣託,帶來哪些正面的效果跟好處?

一開始我們是在建立所謂的基礎建設,那時候基礎建設是放在通路跟買幣的身上。中間的部分,我們就開始成立交易所。

以現在目前來看的話,我們要開始做所謂的生態系的建構,譬如說支付、點數換幣等,其實有非常非常多的應用可以做。那時候我們在想一件事情是,支付放在日常的生活應用中,可能不是一個必備,那有什麼東西是能夠符合之後Web3的趨勢,以及讓用戶付出非常非常低的成本,開始慢慢去熟悉這個環境?所以我們才決定打造所謂點數換數幣的這個服務。

接下來,我相信Web3隨時都會來,只是他會長什麼樣子我不知道。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的人提早能夠享受到這些基礎建設的好處,然後用非常低廉的成本,因為點數其實是不用錢的,就可以從無到有。

有數位貨幣跟沒有數位貨幣的心態,其實會差異非常大。之前在演講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問「什麼是數位貨幣」、「什麼是區塊鏈?」現在不是,現在是問「明天會不會漲」、「什麼時候會跌」之類的。很多人問了好幾年,都沒有去買,但是直到你直接送給他一點數位貨幣,他就馬上相信了。

反正全家點數就是放在那邊,只要給他數位貨幣他就不會質疑了。自己擁有過之後,那個感受是最實際的。

我們也希望用這樣的方式、這樣的一個心態,讓更多的使用者,不見得要去炒幣,不見得要去買數位貨幣,但是我們會希望幣託的交易所跟錢包,能夠成為他們口袋的第二個理財工具。

Q:今年新增了跟Circle的合作,如何搭上線?

穩定幣有USDT跟USDC兩種,USDT是全世界最老牌的穩定幣,也是佔有率最高的。

因為做久了,所以USDT會成為很多交易所的標配。那USDC他們的策略比較不一樣,當初USDC發行商Circle希望能夠拓展使用者生態,他希望能夠取代傳統、線下,不是只有專注在DeFi或是交易所上面。所以他們的高層來台灣的時候,我們有安排一個閉門會議。

那時候他們想要了解台灣對USDC這邊的接受度,我們就分享目前想做的生態和接下來的計畫。他們聽完之後,從驚訝轉到驚喜,然後他們也認為幣託集團的方向跟他們Circle的方向是一致的。

Q:未來還會再增加哪一些新的幣種?點數生態圈還有變化的空間?

我們還是希望能夠多聽我們使用者的聲音,他們需要哪些幣,我們可以來做一個整合。目前可以換的就是穩定幣跟主流數位貨幣,之後會支援我們自己發行的幣。我們的幣的其實好處很多,用我們的幣可以幫助用戶節省非常多的手續費。

Q:幣托將推自己的冷錢包。市面上冷錢包牌子這麼多,為什麼會想要推自己的冷錢包?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

冷錢包底層規格我相信都差不多,但是市面上有非常多的冷錢包,我們也沒有辦法去一一的接給我們的用戶。

我們發現,如果我們要自己做冷錢包的話,首先要注意的是技術門檻高不高,第二是對於用戶的使用體驗。包括用戶是不是要去下載不同的兩個APP、或是有非常多的很繁雜的部分,甚至是一些教育成本。

所以我們合作的一款冷錢包,會希望他以後是幣託交易所的一個基本進入標配。操作其實很單純,就是可以儲存數位貨幣的功能。不需要充電,也不需要下載新的APP,只要有幣托交易所APP就可以使用我們這款冷錢包。

它是一個卡片式的外型,大家可以收在平常用的卡夾裡面。要使用的時候,可以直接用手機感應NFC的方式去連結跟讀取。

原則上我們希望年底前就必須要把這整個服務弄好,我們官網還沒有對外發售確切的時間,但是我們會希望在年底前上架。

使用者不交易的時候,錢放在我們這邊也沒什麼意思。

第一個我們不能動,第二個是對用戶而言,像FTX事件大家都有陰影在,我們也希望如果客戶他們的資產短時間不用的話 ,可以直接放在冷錢包裡面。大家都說錢放在交易所,會很擔心交易所有一天會發生什麼事情,大家對於自己資產保護這件事情的意識也慢慢提高了。

其實這也是我們的APP 重新打掉重練的一個非常大的原因,因為以前我們在設計APP的時候,沒有想到未來的應用會那麼多元。所以在提出不論是冷錢包整合,還是未來有更多的新功能的時候,發現原本的架構其實不夠使用的。如果硬塞的話,系統就會變得雜亂無章,所以決定要打掉重練。

這件事的成本其實非常之高,因為他就等於重啟一支新的APP,然後要重新設計。可是也是為了之後的鋪路。只要這些基礎的架構做好,剩下的部分要做其實都非常的快。所以我們大概花了快兩年的時間,整個架構重新打掉。新的Android版本在一兩個月前開放下載了,iOS的部分是昨天才上架,但是以現在目前來看的話,我們得到很多使用者的好評。

Q: 接下來有哪些大的規劃或者是新的好玩的事情,可以跟我們透露一下?

我們最近這一兩年,也是一直在很努力的做一些合規的工作。這10年改變最大的部分,反而是我們跟主管機關這邊的密切合作。

我認為會有越多的民眾更容易接受數位貨幣,因為他本身也是屬於一個高風險的一個產業,如果我們今天是在一個合規合法的環境下面去做事的話,會員在選擇上比較不用因為資訊落差,被其他人騙。

明年的話,如果說這些事情更順利的話,我認為明年會是在台灣會是爆炸的一年。我們其實之前做的那些基礎建設,我相信在明年應該會有很高度的成長。

核稿編輯:高敬原

social media
關鍵字: 交易所 「塊」轉Web3
分享
延伸閱讀
App砍掉重做、推千元冷錢包!下一步還要決戰生態系,幣託如何拋開十年包袱?
App砍掉重做、推千元冷錢包!下一步還要決戰生態系,幣託如何拋開十年包袱?
全家點數也能換比特幣!新增四大幣種、「零宣傳」衝出千萬點兌換,三步驟一次看
全家點數也能換比特幣!新增四大幣種、「零宣傳」衝出千萬點兌換,三步驟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