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塊轉Web3」是區塊鏈媒體《Web3+》推出的直播節目,集結四位不同專業領域的主持人,每週三中午輪番上陣,用30分鐘的時間,帶來第一手的人物訪談、拆解區塊鏈新商業案例、產業最新脈動分析,陪你一起吃午餐。
主題:區塊鏈不是法外之地!揭秘幣安、執法單位如何攜手在鏈上打擊犯罪?
主持:高敬原|WEB3+網站召集人
來賓:Damien Ho|幣安全球合作夥伴團隊代表、Ken|幣安法遵經理暨洗錢防制專責主管
小檔案:幣安交易所
幣安(Binance)是全球最大的交易所,並一直致力推動全球虛擬資產生態圈安全。過去也曾與台灣刑事警察局、新北地方檢察署等機構合作,進行虛擬資產執法培訓工作坊。
直播精華一次看!
Q:兩位都是傳統金融背景出生,為何會跨足到Web3領域?
Damien Ho: 進入這個圈子的時間比較晚,大約在一年半前加入的。過去大多在財富管理、策略部門任職,更在跨國管理顧問任職了十幾年,服務大中華區的傳統金融機構,包含銀行、保險。過去因為常常要出差,所以直到疫情期間才比較有時間去了解比特幣。
在了解後,覺得實在是驚為天人,因為有太多太多的影響力,也真的會是下一個世代的經濟體系基礎。
開始去了解之後,然後接下來就是在跨國界方面,或者在一些通貨膨脹比較嚴重的這個區域作為價值儲存或是支付工具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它在未來的這個金融環境當中,也會佔有一席之地。
Ken: 我是一個不安於現況的法律人,在傳統金融領域中,法規已經相當穩定,所以想要前往未知的領域拓荒。現在加密法規還在發展中,法規這幾年越趨明確,終於要有產業別、自律規範,也有主管機關了,一路走來見證歷史發展,也非常的感動。
Q:身為全球最大交易所,幣安有觀察到哪些全球加密犯罪新趨勢?
Damien Ho: 我們認為技術其實是中性的,端看人們對它的認識還有怎麼樣去使用。打個比方來說,其實像信用卡在30幾年前開始慢慢流行,當時比較多盜刷的問題,但是時至今日大家保護意識比較強,相關的這個保護的技術也提升,現在幾乎是人手一卡、甚至是更多。
回到虛擬資產的話,根據Chinalysis數據,過去像2021年跟2022年來說,虛擬資產相關的鏈上交易,只有大概不到0.5%跟這個不法行為相關的。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實體經濟大概有2%到5%,比例大概是差了大概好幾倍以上。
假如說我們再考慮到實體經濟,仍然是比虛擬資產的經濟大非常非常多,我們從絕對金融來說,大部分的不法行為還是都發生在實體經濟中。
從犯罪樣態上面來看的話,我們覺得跟一般民眾比較有關係的,會有兩塊。
一塊是屬於這種就是駭客相關,可能藉由這個對話當中,得到用戶的資料,再盜取用戶資金等等;另外一個類型,就是詐騙。
在2020年以前,有很多盜取的資金是在中心化的平台上發生的,但是這幾年,其實中心化平台已經不斷的精進資安的措施,像幣安也設有「投資者保護基金」(SAFU),在駭客一些極端事件發生的時候,也可以做到資金的保護。
過去這兩年,中心化交易所他們被盜取的資金,佔整個區塊鏈這個產業的比例,大概也不到4成之一,所以這個是以一個可以解決的問題。
詐騙是這一兩年比較嚴重、也是國際上成長非常快的問題,所以我們也在跟執法單位 交流、解決這個問題。
Q:加密貨幣真的適合用來洗錢嗎?
Damien Ho: 區塊鏈有幾個特性,包含透明度高、可追蹤、鏈上交易基本上是不可被竄改的。
我們在跟執法單位的交流當中,有長官在了解虛擬資產跟區塊鏈的技術之後,他覺得要追查,其實是更簡單的。可是因為技術還在發展,不法人士犯罪的手法也還不斷的在演進,難的部分就是要持續的去跟進、了解這些新的一些做案手法。
區塊鏈因為都是可追蹤的,所以過去有看到一些盜取資金的事件,可能在盜取之後,他先放在一個非託管錢包好幾年,他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沒有人注意,然後可能過了三年、五年他再去動用資金。
但他當初這個錢包地址,可能早就已經被鎖定了,當他動用了資金之後,假設有牽涉到一些其他託管型錢包、或有KYC的,就可以被執法機管很快的揪出來。
所以我們認為,虛擬資產跟區塊鏈的技術特性,本質上面並不是那麼適合用來做犯罪,只是執法機構要有相對應的知識和技術,做後續的追蹤。
Q:什麼是KYC?加密貨幣怎麼用來洗錢?幣安怎麼看待與處理這個議題?
Ken: KYC其實只不過是反洗錢的其中一環,其實跟銀行開戶很像,也要提供身份證件、個人資訊。
當然這幾年其實KYC是越做越好,犯罪分子突然間不喜歡用中心化交易所,也是因為要做KYC。幣安其實在這兩年內,KYC制度也提升非常多。
如剛剛所說,鏈上洗錢很容易被追蹤,但與此同時有匿名性,所以犯罪份子還是會想要用這部分的特性去進行洗錢。我們有一些鏈上幣流追蹤軟體,也會透過這些軟體追查交易犯罪。
Q:執法單位追查加密洗錢犯罪,比較大的挑戰是什麼?
Ken: 第一個就是他搞不熟悉這些技術,包括錢包等。像早期我在台灣去法院開庭,法官也不知道虛擬帳戶是什麼意思。現在比較缺乏專業知識和工具,幣流追蹤器也還在發展,也會有證據再現性的問題,技術和方法都還需要精進和努力。
第二個就是調證的困難度。最經典的詐騙就是拿到幣後,就轉到國際交易所,就比較查不到是誰、調去哪。
Q:幣安怎麼和執法單位合作、打擊犯罪?
Damien Ho: 和執法單位的合作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在有合理需求,以及出具有法律依據的文件下,幣安將協助他們調閱相關資料等等;另一個就是全球執法的培訓計畫。
在執法請求部分,在全球範圍來說從今年1月到11月中,已經協助一萬兩千多名已註冊的執法人員,在我們執法請求系統中發出超過五萬件的請求。
全球培訓計畫全球也舉行超過120場,台灣也邀請海外專家、高檢署等全台各地地檢署做培訓,透過由淺入深的方式,讓執法人員更瞭解區塊鏈的特性、以及怎麼藉由和交易所合作進行追查等。我們也協助全台很多警方,破獲了許多詐騙或洗錢案件。
Q:怎麼阻擋加密犯罪?
Ken: 預防勝於治療,所以從KYC開始我們就使用最先進的系統。早期滿多交易所在做KYC的時候,沒有這麼E化,可能會透過手持證件自拍,然後手寫文字證明等,但現在都有可能透過修圖、P圖處理,也就有可能產生偽造、人頭帳戶等問題。
透過eKYC系統,透過生物識別等認證,確認用戶的身分,就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解決方式。
此外也有一些內部措施,我們也會做ID封鎖、幣流篩選等,所以如果有髒幣流進交易所,就可以及時凍結或鎖住。我們用的資料庫完整度和嚴謹度,作為全球領先交易所在法尊方面,也相當注重。
核稿編輯:高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