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成功!

國家級警報誤發「飛彈」英文!如何避免陰謀論?葛如鈞提兩大區塊鏈解藥

選前民眾連續收到兩次「國家級警報」,內容錯把衛星英文誤植成「Missile」(飛彈),引發黨派之間的陰謀論及民眾批評,準立委葛如鈞提出兩大區塊鏈解藥。
李朋叡
李朋叡
採訪編輯
2024.01.10 發佈
分享
收藏
Article main image
「國家級警報」大響!區塊鏈可幫忙?葛如鈞提兩大建議

2024總統大選前的敏感時刻,多數民眾都在1月9日下午3點15分左右,連續收到兩次「國家級警報」。

內容顯示:「國防部今天下午發布國家級警報,中國下午3時4分發射衛星已飛越南部上空,請民眾注意安全。若發現不明物體,通報警消人員處理。」

但這則簡訊的英文版中,卻錯把衛星(satellite)的英文誤植成「Missile」(飛彈)一詞,因此引發黨派之間的陰謀論,以及民眾批評。

國家級警報簡訊中,把衛星的英文誤植成「Missile」(飛彈)一詞,因此引發討論與批評。

準國民黨立委、幣圈KOL葛如鈞,隨即在Medium與Facebook上發文,提出五大改進建議,其中包含兩大區塊鏈解方。

🛎️延伸閱讀: 幣圈KOL跨界從政!台灣將迎首位「區塊鏈立委」,葛如鈞如何把共識機制帶進國會?

建議一:用區塊鏈紀錄歷史訊息

這次之所以會錯把衛星(satellite)的英文誤植成「Missile」(飛彈),國防部解釋,是因為疏忽未同步更新原系統用字所致。

事實上,民眾是可以在災防告警網站上,查詢到曾經發送過的訊息,但如果現在上網看,只會看到「Launch vehicle」這個正確的版本,誤植「Missile」的版本已經看不到,這點與民眾實際收到的版本並不相同。

災防告警網站所顯示的內容,是更改過後的版本,與民眾手機收到的訊息不同。

葛如鈞認為,災防簡訊的編修紀錄,應該是要可以公開讓全民查詢,建議政府應該在「編修歷史」的欄位,列出所有錯誤發送的訊息,就像Facebook、Matters都有編修紀錄的功能一樣,民眾也能看見真實紀錄。

這件事,其實非常適合用區塊鏈技術來做,每一次的訊息都會真實被記錄上鏈,且無法被事後竄改,讓重要的訊息決策過程,更透明、公開,且可被檢視,避免被刪除掩蓋。

建議二:導入分散式系統,降低警報錯誤率

這次也有人提出質疑,中國過去也有發射衛星的紀錄,為什麼之前都沒有發過「國家級警報」,尤其現在正值選前敏感時刻,更是引發陰謀論之說。

國防部解釋,國軍會運用聯合情監偵系統,周密掌握相關彈道動態、軌跡等資訊,並啟動空中威脅告警系統,以簡訊通告民眾提高警覺。

針對簡訊發送的機制,葛如鈞提議引入去中心化、分散式的驗證方法,以提高準確度。

針對國家警報簡訊發送的機制,葛如鈞提議引入去中心化、分散式的驗證方法,以提高準確度。

要避免人民對政府發送訊息,帶有陰謀論的想法,葛如鈞分享了數位民主學者Glen Weyl的構想,那就是利用多地、多點的共識網路,來共同驗證領空偵測、不明飛行物的真實情況。

舉例來說,可以用多個氣象站或觀測點等,組合成多元網路化機制,一起偵測是否有空中威脅;在發送警報訊息時,可以在訊息內容文字的自動檢核、統整流程上,導入多重且分散的驗證機制,比起由政府、單一機關掌控,更可以降低錯誤、誤發的可能。

寶博士最後也提醒,以現在駭客的能力,是有辦法駭入中央系統,並且偽造國家級警報,這背後存在導致國家動亂風險,針對「國家級警報」的發送流程、檢核機制,應該抱持更謹慎的態度來處理。

核稿編輯:高敬原

social media
關鍵字: 區塊鏈
分享
延伸閱讀
幣圈KOL跨界從政!台灣將迎首位「區塊鏈立委」,葛如鈞如何把共識機制帶進國會?
幣圈KOL跨界從政!台灣將迎首位「區塊鏈立委」,葛如鈞如何把共識機制帶進國會?
央行再度誤解區塊鏈!批NFT沒價值、發虛擬總統紀念幣「不切實際」,帶你看懂三大真相
央行再度誤解區塊鏈!批NFT沒價值、發虛擬總統紀念幣「不切實際」,帶你看懂三大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