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成功!

Web3遊戲掀熱潮!Mantle遊戲負責人:Catizen是起點

從TON生態「Tap to Earn」粉絲量超越千萬,到中國《黑神話:悟空》引發廣泛熱議,對於遊戲,Mantle有何成功法則?未來又將實行哪些布局?
深潮 TechFlow
深潮 TechFlow
深潮 TechFlow
2024.09.09 發佈
分享
收藏
Article main image
對話 Mantle 遊戲負責人:Catizen 是起點

從 TON 生態「Tap to Earn」粉絲量超越千萬,到國產 3A 大作《黑神話:悟空》引發廣泛熱議,Web3 似乎從不缺乏對於遊戲的關注。

這也未可厚非。根據全球遊戲市場研究公司 Newzoo 發布的《2023 年全球遊戲市場報告》顯示:全球遊戲市場規模為 1,840 億美元,全球遊戲用戶超 33.8 億。巨大的用戶體量以及產業規模面前,不少人認為遊戲是為 Web3 引入十億用戶的關鍵。

也正因此,卷完技術卷應用,各大鏈的生態發力點聚焦遊戲,這其中,模組化 L2 Mantle 因其在遊戲闆塊的爆款頻出而備受矚目:一方面,休閒養貓鏈遊 Catizen 集成 Mantle 基礎設施及原生代幣 MNT,上線後短短 2 個月註冊量接近 2000 萬;另一方面,大型 Meta-MMO 遊戲 MetaCene 在測試階段已吸引超 15 萬玩家參與。

對於遊戲,Mantle 有何成功法則?未來又將實行哪些布局策略?

帶著這樣的好奇,我們與 Mantle 生態遊戲板塊負責人 Grant Zhang(Twitter:@0xGeezee)進行了一次深度交流。作為遊戲行業資深玩家,Grant 所參與的遊戲項目累計下載量超過 5 億次,而對於 Web3 遊戲的思考以及 Mantle 作為 L2 應該提供的支持,Grant 分享了其獨特且深刻的見解:

除了行銷、用戶增長和資金等標準支持外,Mantle 的差異化優勢更在於團隊在代幣經濟學設計、支持上市、人才引進、遊戲發行等方面所能提供的更切實的幫助。

對於未來, Grant 在保留懸念的同時又釋放出充足的信心:

我們擁有 7 款旗艦遊戲,其中 2 款(Catizen 和 MetaCene)已然獲得成功,我們接下來的目標致力於實現 7 款遊戲 100% 的成功率。

本期內容,讓我們跟隨 Grant 的分享一起走進 Mantle 生態遊戲版圖。

Part 1:走進 Mantle 生態遊戲版圖全景

深潮 TechFlow:很高興能有機會與您進行一場深度交流,首先請您自我介紹一下(可以分享一些過往的教育經歷、從業/創業經歷等)。

Geezee:

大家好,我是 Grant Zhang,目前擔任 Mantle 生態遊戲闆塊負責人一職,同時我也是一名出生於加拿大的華人。由於我的真實姓名「Grant」容易造成一些誤解(很多人乍一看會以為我是個資助委員會,而不是一個真實的人),因此很多時候我都會避免使用我的真實姓名,大家可能更熟悉我另一個名字Geezee(Twitter:@0xGeezee),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與大家深入交流。

在從業 / 創業經歷這一塊,我在遊戲行業擁有豐富的履歷,曾領導《英雄聯盟》、《雲頂之弈》、《仙境傳說》、《TapTap》、《變形金剛》和《權力的遊戲》等遊戲的發行團隊,還參與了《滑雪大冒險》和《天天過馬路》等多款休閒遊戲的開發。據不完全統計,我所參與的遊戲項目下載量超過 5 億次。

在 Web2 遊戲之外,我也非常關注 Web3 遊戲闆塊,曾在一些知名遊戲項目中擔任戰略角色並提供支持和諮詢服務,諸如 Catizen、MetaCene 和 Ember Sword 等。我希望能繼續支持和幫助優秀的遊戲開發者,與全球玩家分享這些精彩的體驗。

深潮 TechFlow:遊戲是 Mantle 生態重點關注的闆塊,這是出於什麼樣的考量?您作為 Mantle 遊戲闆塊負責人,2024 年 Mantle 生態遊戲項目佳作頻出,能否請您簡單介紹一下目前 Mantle 生態遊戲的基本情況以及重點成就?

Geezee:

我們知道,世界上存在不同的國家、民族,因此也存在不同的語言、文化障礙,而這些障礙很可能會阻礙新技術的交流和普及。在我眼中,娛樂和遊戲就是一種全球通用的語言,享受它們所帶來的樂趣可以超越文化和語言障礙。

同樣的,對於 Web3 而言,遊戲也是其實現大規模普及的完美工具,這就是為什麼 Mantle 生態如此重視遊戲闆塊發展的原因,我們堅信區塊鏈技術的大規模普及終將到來,而遊戲將是這一過程中的重要貢獻者。

由於與遊戲項目的合作參與度和資源密集度要求較高,因此我們在選擇合作遊戲時往往非常謹慎,這也導緻了目前 Mantle 生態遊戲產品在數量上可能並沒有那麼多,但我們對於遊戲的品質呈現有著非常高的要求,且一旦選擇了合作,我們致力於確保它們的成功。

Catizen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作為我們選擇支持的首批遊戲之一,僅在 5 個月內就吸引了超過 2600 萬玩家。

Part 2:從 Catizen 到 MetaCene,Mantle 遊戲緣何爆款頻出?

深潮 TechFlow:據了解,今年 4 月 Mantle 與 Catizen 建立了戰略合作,而隨後 Catizen 取得千萬級用戶亮眼成就令人矚目。在市場中不乏遊戲專有公鏈的前提下,能否請您以 Catizen 的成功為例,與我們分享一下開發者為什麼應該選擇 Mantle ?或者說 Mantle 作為 L2 如何賦能遊戲的發展?

Geezee:

實際上,我們與 Catizen 及其發行商 Pluto 的合作關係早在 2023 年 8 月就已建立,不管是從遊戲設計、代幣經濟學還是用戶獲取,甚至與 TON 的合作,Mantle 都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談到在遊戲板塊的布局,Mantle 的策略與大多數其他生態系統截然不同,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我們的團隊上:在其他生態系統,遊戲板塊的發展通常由優秀投資者主導,而 Mantle 的遊戲團隊更多由遊戲行業的發行和運營專家組成,因此,我們能夠為我們的遊戲合作夥伴提供更具實質性的支持,包括代幣化設計、經濟模型、遊戲發行、融資和用戶獲取等。

Catizen 選擇與 Mantle 合作的原因就像我剛才分享的一樣,我們獨特的團隊結構可以為遊戲項目提供專業且實用的支持,這些支持可以有力推動項目的成功,這也是其他生態系統無法做到的。

深潮 TechFlow:過去幾個月裡,TON 爆款小遊戲不斷,您認為 TON 掀起小遊戲熱潮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這種熱潮還能持續多久?對此 Mantle 還有更多其他動作及規劃嗎?

Geezee:

我認為 Telegram 遊戲生態系統將持續發展,而基於 Telegram 與 TON 之間的密切關係,我們肯定會看到更多此類遊戲登陸 TON,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這個發展演變過程將與微信小遊戲非常相似。

對於 Mantle 來說,像 Catizen 和 Tap to Earn 這樣的超休閒遊戲隻是開始,這類遊戲非常適合吸引用戶,且能夠將巨量的 Telegram 用戶群引入小遊戲之中,未來我們計劃逐步向遊戲玩家介紹更深入、更吸引人的遊戲機制。

未來 Mantle 的計劃是與 Telegram 小遊戲生態一起發展,並在演變的每個階段繼續發布更多合適的遊戲產品。

深潮 TechFlow:隨著《黑神話:悟空》的火出圈,更多社區成員也對 Web3 何時能有自己的 3A 級大作展開廣泛討論,您如何看待這方面的討論?您認為 Web3 3A 級遊戲大作誕生的必要契機是什麼?這將在何時到來?

Geezee:

我相信《黑神話:悟空》將作為最偉大的遊戲之一載入史冊。這款遊戲也讓作為華裔的我感到無比自豪,因為它面向世界展現了許多精彩的中國文化。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3A 單機遊戲在用戶增長、參與度和盈利方面確實也存在較大的局限,這類遊戲不僅製作成本極高,且與《原神》或《糖果傳奇》等手遊相比,它們吸引玩家的時間也非常有限,自然盈利能力也變得有限。

所以,我們很難看到大量開發者投身此類遊戲的開發,我想這也是社區認為「Web3 難有黑神話」的重要原因。基於此,更多的開發者高機率會轉向移動休閒中核遊戲的構建,並且我認為這種趨勢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而 Web3 遊戲也將遵循這一趨勢。

深潮 TechFlow:Mantle 生態另一款重磅遊戲 MetaCene 也在測試階段積累不錯的聲量。作為大型 MMORPG 遊戲,MetaCene 在成本、規則及經濟模型設計上有著更複雜的要求。結合上一個問題對於 3A 級遊戲的探討,您認為對於生態中的此類遊戲,Mantle 能夠提供哪些差異化支持?

Geezee:

大型遊戲在成本、規則及經濟模型設計上有著更複雜的要求,而這正是我們團隊所擅長的地方。

除了其他生態系統也能提供的行銷、用戶增長和資金等標準支持外,我們的差異化優勢更在於我們團隊在遊戲運營和發布方面擁有豐富成功經驗,這使我們能夠為 MetaCene 提供更切實的支持,例如為他們的代幣經濟學提供建議、支持他們上市、幫助引進人才來幫助開發/發布,甚至參與某些方面的遊戲設計。

另一個關鍵差異化因素是我們圍繞遊戲構建的基礎設施支持。我們擁有 Game7、Hyperplay、Yeeha 和 Community Gaming 等團隊,這些團隊能夠在用戶獲取、參與度、錢包基礎設施、入口、安全性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支持,而這些可以說是支持 Web3 遊戲取得成功的必要支持。

深潮 TechFlow:我們知道,Mantle 擁有加密行業最大的項目金庫,這造就了 Mantle 生態強有力開發者激勵舉措。因此可否請您分享一下,在遊戲版塊, 開發者如何能夠更好利用該優勢實現快速發展?

Geezee:

我想再次強調的一點是,儘管我們擁有 Web3 領域最大的金庫,但我們在選擇支持的遊戲時仍然是非常謹慎的。

與其他可能試圖透過「廣撒網」的方式為生態引入數百款遊戲的生態不同,實際上 Mantle 生態隻選擇了大約 7 - 8 款遊戲建立深度合作,並給予真正的支持。也正因此,與其他生態系統相比,這些被選中合作的遊戲,他們所能獲得的資助和支持力度也要重磅的多。

大型金庫另一個主要好處在於,我們能夠更好的賦能項目和玩家。金庫可以通過不同的風投中獲得收益,然後這些收益將通過我們的遊戲合作夥伴進行分配,以幫助更好的吸引玩家參與。

Part 3:L2 競爭中的差異化策略,Mantle 持續發力遊戲

深潮 TechFlow:遊戲一直被看做是為 Web3 引入大量增量用戶的絕佳切入點,但長期以來遊戲的發展稍顯一波三折,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大多數遊戲玩家都是「重收益、輕體驗」。面對此問題近期耶魯大學新論文中所提出的 ServerFi 概念引發廣泛,被認為從理念上探索了一種把遊戲帶出 Ponzi 泥潭的可能性。您如何看待 ServerFi ?您認為遊戲中「Play」和「Earn」的關係該如何平衡?

Geezee:

其實「Play to Earn」並不是一個源於 Web3 的新概念,雖然這個概念近期被廣泛用於描述各種龐氏騙局的 Web3 遊戲,但早在區塊鏈技術出現之前,很多遊戲項目就已經在「Earn」的領域做出多輪嘗試,比如我知道很多用戶通過《夢幻西遊》藏寶閣的套利賺了很多錢,我小時候也在《楓之谷》賣過價值數百美元的頭巾,再比如很多玩家在《英雄聯盟》等遊戲中提供代練服務和陪玩服務,這也是一種通過遊戲賺錢的形式。

需要特別強調的一個概念是,遊戲開發者需要認識到「Earn」更多的是一種用來更好吸引玩家參與的工具,而不是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

明確這一點,也就意味著對遊戲內經濟模型的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遊戲項目方往往要非常仔細的計算玩家可以採取多少不同的行動來支持你的遊戲,然後做出關鍵的決定,用戶能夠從這些行動中賺取多少收入,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深潮 TechFlow:最後一個問題,想請您分享一下未來一年 Mantle 生態在遊戲闆塊的重點布局及即將到來的路線圖/里程碑。

Geezee:

哈哈,很遺憾我不能分享太多,因為關於這部分的更多規劃基本上是保密的。

但可以透露的是,到目前為止,Mantle 生態遊戲闆塊擁有 7 款旗艦產品,其中 2 款(Catizen 和 MetaCene)大家已經知道了,並且都在各自的細分領域中取得了成功。

我們的目標是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內陸續發布這 7 款遊戲,並致力於確保它們實現 100% 的成功。

本文合作轉載自:深潮

social media
關鍵字: GameFi(區塊鏈遊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