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花錢消災」,承認不太懂法規
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策略長帕特里克·希爾曼(Patrick Hillmann),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獨家訪問提到,幣安正準備支付美國監管機關對他們處以的各種相關罰款,以彌補幣安在過去,因創業初期且發展速度太快,不熟悉洗錢、經濟制裁風險、賄賂、貪腐等規範,所觸犯的監管違法行為。同時表示,幣安一直在努力填補早期合規工作中的空缺。
📍邀請您加入Web3+ Line社群,持續關注最重要的網路變革
👉https://lin.ee/kItnyTh
讓執法單位頭痛,幣安如何面對監管?
根據《路透社》獨家報導,幣安從2018年起,在發生一連串犯罪份子,利用幣安轉移非法資金案件後,就一直受到美國華盛頓西區檢察官辦公室的調查。
直到去年12月,消息指出,檢察官因收集足夠的證據,考慮對幣安和執行長趙長鵬(CZ)提起刑事訴訟,甚至有報告補充,司法部與幣安的律師討論了可能採取的認罪協議。
根據近期《華盛頓郵報》的報導,美國司法部(DOJ)在最近幾個月內,至少向兩家對沖基金發出傳票,要求提供他們過去與幣安交易的紀錄,調查可能違反反洗錢的規範。
在交易所FTX破產事件後,監管機關對加密行業的監管更加積極,也投注更多注意力到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幣安上。
一直以來,幣安都讓美國金融監管機關和執法單位相當頭痛,像是允許用戶在平台上買賣加密貨幣,無需表明身份,以及他自2020年開始,就聲稱公司沒有單一的總部,也並不在美國財政部註冊。
儘管幣安嚴格禁止美國公民進行交易,然而,一位管理25億美元資產的紐約投資公司執行長表示,他的公司仍然可透過美國境外公司,在幣安進行離岸交易,這就展現公司主體的交易並未受到限制與監管。
就算幣安表示同意遵守所有美國法律,將協助執法機構進行調查,但相關紀錄仍顯示,他尚未在美國財政部的金融犯罪執法網站(FinCEN),註冊其離岸交易所Binance.com。
承認過去監管有缺陷,願意繳罰款和解
幣安策略長希爾曼承認,「在過去的兩年裡,公司已經完全改變了姿態,既然我們擁有這些資源,我們很容易成為識別、凍結和取回被洗錢資金,最積極主動的一方。」
表示幣安在快速擴張的頭幾年,存在監管合約方面的缺陷,但最近,幣安在合規計畫上,投入了大量資金,與執法部門密切合作,甚至開發了在平台上抓捕犯罪份子的新技術。
儘管希爾曼並沒有明確估計,這次罰款的金額和時間表,但對於這次可能與美國當局達成和解的討論,感到滿意且有信心,「這對我們公司來說將是一個好時機,因為它可以讓我們把它拋在腦後。」
📍邀請您加入Web3+ Line社群,持續關注最重要的網路變革
👉https://lin.ee/kItnyTh
希爾曼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美國監管加密貨幣的方法,仍處於一個非常混亂的時期,市場可明顯感覺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近幾個月,加強了執法力道,切斷了許多加密貨幣業務核心產品和服務。
包含美國最大交易所之一的Kraken上週支付3000萬美元的罰款,以解決其質押投資計畫的民事調查案,雖然不承認也不否認有不當行為,最終仍同意停止向美國用戶提供質押服務;以及本週停止了BUSD發行等執法活動。都將對加密貨幣市場的發展,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資料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CoinDesk、Reuters、The Washington Post
核稿編輯:高敬原